行業信息(2020年1月19日)
- 2020年01月19日 點擊:次
政策解讀

※未來國家藥品帶量采購范圍敲定160品種!三年內搞定!
★醫藥網1月14日訊 1月10日,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2019年醫療保障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醫療保障重點任務。此次會議特別強調下一步將出臺“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該意見將是中國醫保歷史上規格最高、最為重要的文件,醫療保障制度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都會涵蓋在這個意見中。除此之外,國家醫保局未來將會把集采作為三醫聯動改革的突破口。國家集采計劃是將醫院采購金額由高到底排下來的前160多個品種作為未來集采的重點。計劃再搞三年,再做56批??紤]每批至少保證有25個品種,主要針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每個品種至少有三家以上仿制品,就會自動啟動國家集采。其他不符合條件的品種就由地方來做組織采購。
按照上述線索及官方正式表述,國家層面將和地方層面形成無縫鏈接:國家層面著重將排序靠前的大金額、大用量、過評數量滿三家的品種一網打盡,其它的品種仍然將交給省市去談。帶量采購及談判的樣本基本上就是依據國家帶量采購的藍本執行,在此基礎上各省市進行微調,但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醫保局明確2020年七大工作重點!藥品集采有哪些變化?
★醫藥經濟報1月14日訊 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于1月10日在北京召開。在總結2019年醫療保障工作的同時,國家醫保局在會議上亦研究部署了2020年醫療保障重點任務。
明確七大工作重點
一是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支持,完成因病致貧人口脫貧任務,發揮好醫保扶貧政策兜底功能。
二是大力推進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改革,打破利益藩籬,實現常態化運作,以此為突破口推動“三醫聯動”改革。
三是長抓不懈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健全相關法律和制度,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
四是建立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深入推進DRG試點(注:文末名詞解釋),完善醫保支付制度。
五是做好新增談判藥品、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集中采購藥品和醫用耗材的落地,確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廣大群眾。
六是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持續推進行風建設,全面實施“好差評”制度。
七是研究推進區域一體化地區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推廣醫保電子憑證,加快醫保信息平臺建設和編碼標準落地。
從國家醫保局列出的這份工作計劃中不難發現,藥品集采的“分量”今時不同往日,現已上升為推動“三醫聯動”改革“突破口”的高度。在業界看來,藥品集采或將成為國家醫保局未來工作的核心主線。業界普遍認為,國家藥品集采的結果揭示了過去相當多的藥品在價格上存在不合理空間的現象,而通過帶量采購能夠消除該現象意味著更多藥品都可以采取類似方法擠出其中的水分,藥品帶量采購顯然有望全面推開實現常態化。
地方集采多點開花
當前,第二批國家帶量采購已正式進入倒計時階段,33個入圍品種將在1月17日迎來價格廝殺。而朝著藥品集采常態化的目標前行,在國家集采之下,湖南、湖北、河北和福建等省市都在探索地方性的藥品集采最佳模式。
在地方性集采“多點開花”的背景下,全國藥品的采購格局將朝著帶量集采常態化的目標迅速演進。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集采在大體上將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過評的品種,將納入國家集采范圍內實行國家集采;另外一類是還未開展一致性評價或無法做一致性評價以及仍然存在技術爭論的品種,雖然沒有一致性評價作為采購條件,但也可以通過目錄、劑型、規格等結構的合并來實現供應集中、量價掛鉤,組織形式會放在省地市甚至醫聯體等層面操作,產業界要對像農貿市場“討價還價”般的藥品帶量采購方式加以習慣。
名詞解釋

★DRG是什么?
DRG是Diagnosis Related Group的縮寫,中文翻譯是疾病診斷相關分組, 原產于美國。 上世紀6070年代,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和衛生學院的兩位學者通過對美國169所醫院70萬份病歷的分析研究,率先歸納出一種新型的住院患者病例分組,定名DRG。
簡單說,DRG通過病歷信息和分組工具 (軟件),將大多數住院患者劃定為某個疾病診斷相關組,醫保機構根據患者的具體分組來支付醫院的服務。
進一步解釋,DRG以每個住院患者病歷記錄信息為依據,綜合考慮患者出院時的主要診斷,次要診斷,有無手術操作,并發癥,合并癥,再結合患者個體因素如年齡、性別等,客觀地將那些疾病強度,復雜度,診治過程,資源消耗相似的病例劃分到同一個DRG中。 醫保機構按照提前設定的錢額對醫院予以報銷。 相同DRG的患者,同一家醫院從醫保那里獲得的給付基本上是相同和固定的,與每名患者住院期間接受了哪些診治,住院多久無關。

※未來國家藥品帶量采購范圍敲定160品種!三年內搞定!
★醫藥網1月14日訊 1月10日,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2019年醫療保障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醫療保障重點任務。此次會議特別強調下一步將出臺“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該意見將是中國醫保歷史上規格最高、最為重要的文件,醫療保障制度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都會涵蓋在這個意見中。除此之外,國家醫保局未來將會把集采作為三醫聯動改革的突破口。國家集采計劃是將醫院采購金額由高到底排下來的前160多個品種作為未來集采的重點。計劃再搞三年,再做56批??紤]每批至少保證有25個品種,主要針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每個品種至少有三家以上仿制品,就會自動啟動國家集采。其他不符合條件的品種就由地方來做組織采購。
按照上述線索及官方正式表述,國家層面將和地方層面形成無縫鏈接:國家層面著重將排序靠前的大金額、大用量、過評數量滿三家的品種一網打盡,其它的品種仍然將交給省市去談。帶量采購及談判的樣本基本上就是依據國家帶量采購的藍本執行,在此基礎上各省市進行微調,但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醫保局明確2020年七大工作重點!藥品集采有哪些變化?
★醫藥經濟報1月14日訊 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于1月10日在北京召開。在總結2019年醫療保障工作的同時,國家醫保局在會議上亦研究部署了2020年醫療保障重點任務。
明確七大工作重點
一是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支持,完成因病致貧人口脫貧任務,發揮好醫保扶貧政策兜底功能。
二是大力推進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改革,打破利益藩籬,實現常態化運作,以此為突破口推動“三醫聯動”改革。
三是長抓不懈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健全相關法律和制度,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
四是建立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深入推進DRG試點(注:文末名詞解釋),完善醫保支付制度。
五是做好新增談判藥品、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集中采購藥品和醫用耗材的落地,確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廣大群眾。
六是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持續推進行風建設,全面實施“好差評”制度。
七是研究推進區域一體化地區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推廣醫保電子憑證,加快醫保信息平臺建設和編碼標準落地。
從國家醫保局列出的這份工作計劃中不難發現,藥品集采的“分量”今時不同往日,現已上升為推動“三醫聯動”改革“突破口”的高度。在業界看來,藥品集采或將成為國家醫保局未來工作的核心主線。業界普遍認為,國家藥品集采的結果揭示了過去相當多的藥品在價格上存在不合理空間的現象,而通過帶量采購能夠消除該現象意味著更多藥品都可以采取類似方法擠出其中的水分,藥品帶量采購顯然有望全面推開實現常態化。
地方集采多點開花
當前,第二批國家帶量采購已正式進入倒計時階段,33個入圍品種將在1月17日迎來價格廝殺。而朝著藥品集采常態化的目標前行,在國家集采之下,湖南、湖北、河北和福建等省市都在探索地方性的藥品集采最佳模式。
在地方性集采“多點開花”的背景下,全國藥品的采購格局將朝著帶量集采常態化的目標迅速演進。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集采在大體上將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過評的品種,將納入國家集采范圍內實行國家集采;另外一類是還未開展一致性評價或無法做一致性評價以及仍然存在技術爭論的品種,雖然沒有一致性評價作為采購條件,但也可以通過目錄、劑型、規格等結構的合并來實現供應集中、量價掛鉤,組織形式會放在省地市甚至醫聯體等層面操作,產業界要對像農貿市場“討價還價”般的藥品帶量采購方式加以習慣。
名詞解釋

★DRG是什么?
DRG是Diagnosis Related Group的縮寫,中文翻譯是疾病診斷相關分組, 原產于美國。 上世紀6070年代,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和衛生學院的兩位學者通過對美國169所醫院70萬份病歷的分析研究,率先歸納出一種新型的住院患者病例分組,定名DRG。
簡單說,DRG通過病歷信息和分組工具 (軟件),將大多數住院患者劃定為某個疾病診斷相關組,醫保機構根據患者的具體分組來支付醫院的服務。
進一步解釋,DRG以每個住院患者病歷記錄信息為依據,綜合考慮患者出院時的主要診斷,次要診斷,有無手術操作,并發癥,合并癥,再結合患者個體因素如年齡、性別等,客觀地將那些疾病強度,復雜度,診治過程,資源消耗相似的病例劃分到同一個DRG中。 醫保機構按照提前設定的錢額對醫院予以報銷。 相同DRG的患者,同一家醫院從醫保那里獲得的給付基本上是相同和固定的,與每名患者住院期間接受了哪些診治,住院多久無關。